黃彩鳳︰不可忽視的細微細眼、個人與邊緣——促成進行學術行動之力

致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2000年,我社工畢業,入職青年教育工作。課外,學生想學結他,剛好8樓有10蚊雞結他班。於是,我第一次接觸8樓。自此,返唔到轉頭。

過往,多數記掛著8樓對我運動成長的重要性。尤其是,關於8樓對結連學生與社運的看法,以及8樓總是做些細微細眼的小小實驗和行動,多多的社運支援,都令我刻骨銘深。不過,今天我想講的,反而是8樓對我學術研究及教學工作的影響。

個人與集體

我於2005年完成的碩士論文,其中一個命題,是探討社會運動中個人與集體的關係。社會運動傾向強調集體。我也同意,革命不為一個人。不過,與此同時,過份強調集體,有可能會吞噬每一個活生生的人,或令某些人和議題消音。 “個人"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關於個人生活。論文所展示的是,我如何把個人私密生活,拍成紀錄片,然後不斷公開放映。由個人生活,到公共討論和連繫,這類型的社會運動,不難也不易。運動與生活息息相關,運動便是生活,生活便是運動。

第二層是關於一個人。這系列的放映,算是我一個人做的,體會最深的是: 一方面,8樓朋友的支援,令我沒有放棄這場一個人的行動。另一方面,我明白到,就算只剩下一個人,也要堅持做運動。這,是一個磨練。在集體的聚合與消散中,每個人仍然能站穩。 在集體中,我們重視個人。在每個人中,也追求不同形式的集體。當中,個人生活是與運動緊緊扣連的。最終,每個個體能與集體並存。這是我從8樓的實踐中體會到,並嘗試放入學術的框架中。

邊緣文化行動

可以說,碩士論文已開始了所謂"文化行動"的探討。當時,國外的新社會運動及社區工作,發展文化介入已有一段歴史。在香港,8樓是其中一個試行群體。自2000年開始,幾年間,由8樓的學生與社運人士,一齊做左好多小實驗。我從中學習到,拍片和放映是文化,私密生活到公眾討論也是文化,在互動中改變自己和他人,更是細水長流的文化行動。

到2014年完成的博士研究,我嘗試建立新的傷殘女性主義文化。這是另一個我在8樓學到的信念 — “尋找邊緣,站在邊緣"。 我們要重視的 ,不單止是人的文化,更是在社會運動中,最被邊緣化的文化。在香港,60年代已開始發展傷殘運動。可惜,至今,仍有不少傷殘文化被忽略了。綜觀整體社會運動,傷殘運動仍被放在邊緣位置。而在傷殘運動中,也有最被邊緣的議題。如何讓邊緣的聲音被看見? 2009年,我在8樓的活動中,延伸發展出另一個小組,批判全球化的精神科體制。我們透過出版小刊物,嘗試重新思考精神病與各社會壓迫/運動的關係。這個小組啟發了我的博士研究:我從自身傷殘家庭的經驗出發,找尋香港傷殘運動的歴史,再整合國外最新的傷殘學術討論。這些都是從8樓的踐行中學習到,繼而建立新的學術理論。

學術運動

簡言之,8樓的理念與實驗,促成了我進行學術行動的力量。一.確立學術研究與社會運動的不可切割。事實上,在社會科學領域以及文學院,不同地方的學術行動,歴史已久,非新鮮事。在香港,也有越來越多這方面的研究。二.在教學工作中進行民主化,也是另一種學術行動。8樓的核心信念是–“由下而上,推進人民民主"。它並非口號。以前,我在8樓參與居留權小學時,有差不多五年的嘗試。現在,更落實在我大專教學工作內,例如:經常在課堂上收集同學意見,互動討論,有時甚至會因應學生的興趣,調整課程及內容,以及盡量主動支援sen的學生。

返唔到轉頭。永遠返唔到轉頭。

就算我因為要照顧輕度傷殘的兒子,兩年前已退出8樓,成為普通的使用者,但,我永遠不能忘記,8樓的信念於我,是如何植根血管。

如果無左8樓,無今日既我 — 一隻在任何位置都不忘運動的小小薯。如果無左8樓,參與過使用過既人,都唔會忘記8樓的核心價值 — 保留一個 “唔清楚的空間”,讓 “暫時不能話語的人留有餘地”。誠然,每個組織和群體都有一定既問題。老實講,8樓從來不完美,尚有不少協調的空間。但,真係非摺不可?

黃彩鳳 專上學院兼任講師 (全職傷殘師奶)

==========================

共治八樓:
我們是一班關注社會/社運狀況的朋友,通過八樓/自治八樓走在一起。我們不是自治八樓的成員,只是一班大專生、基層職青、基層職中、關社師奶、關心性別/勞工/土地議題的社運團體參與者。
多年來,我們都在不同時候獲得過八樓的社運支援,或因這個地方的支援而開始關注社會,介入社會運動的人。
得知八樓可能面臨被現屆學聯關閉,我們擔心,一個深具香港本土社會運動歷史和文化意義的地方會消失,故,我們希望,透過製作此網站和臉書專頁,既讓更多人認識自治八樓,亦與大專生及社會公眾,談談對社會運動未來的渴望及願景。[詳見:我們是誰]

更多各方朋友與自治八樓的相遇故事,請往:
http://wp.me/P90FLj-30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