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

轉載- 圖文系列之三:學聯九樓的社運路線竟是要剝奪支援邊緣社群的資源?!蔑視社運承傳?!?(自治八樓回應網台節目[誰主香江](2017年8月8日) 之不實言論)

今屆由本土/港獨派所掌權的學聯代表會/常委會(因地處旺角威特大廈九樓,故一般稱為「九樓」),企圖關閉其下的社會運動資源中心(自治八樓),引起爭議(註1)。爭議當中,今屆學聯的不同人物,在不同的平台上都說了一些不符事實的言論,當中尤以現屆中大學聯代表周竪峰(網名:張翼)主持的網台節目[誰主香江]最為嚴重。

這些言論十分可笑,證明這些人並無用心了解自治八樓的工作。事實上,自治八樓支援所謂大路社運和學生運動的工作不少。至於小眾,連周竪峰自己都確認了八樓只不過使用了學聯支出的約十分一,那麼學聯十那麼學聯十分之九的錢都讓他們所要支持的大路社運用去了,連十分之一都不願意用來關注邊緣和少數?為何嘉賓竟說自治八樓有「議題的壟斷」,而作為學聯代表會成員的周同學不加以指正?到底是誰壟斷資源??

~~~~~~~~~~~~~~~~~~~~~~

(三)九樓的社運路線竟是要剝奪支援邊緣社群的資源?蔑視社運承傳? 

第二段片約4:06,節目嘉賓和周竪峰的互動:
而佢地對個社運的所謂產出, 完全係—— 一來佢關注、關懷的對象係一啲小眾啦, 係一啲左翼比較關注的人士啦,譬如話係移民工呀,性小眾呀咁, 未必係同學聯之類好大路的, 學生關注的(04:36周點頭嗯/唔了一聲), 同學校有關的, 教改有關啦, 甚至社運有關嘅議題, 此其一啦。
或者係決定你地淨係做社運的電影節, 又或者你地好低度(05:18:周輕輕點頭嗯/唔了一聲)去介入所謂的社運, 你地所謂的介入其實好多時係小組討論, 或者一些啟發性的東西, 即係好多人形容佢地係一個社運搖籃咁的存在,但係唔係直接參與呀嘛, 你唔係討論令到將來的社運有機會更加激進呀嘛,而係你地討論都無再任何激進的行動呀嘛, 你地淨係討論呀嘛, 去到最後。]

甲)事實回應:
回應一)八樓真的沒有為大路社運提供資源和紀錄嗎? 八樓沒有支援過九樓或學生的行動?
過往多次所謂大路社會行動,由2003年反廿三條開始,利東街、保衛天星皇后、反高鐵保菜園、新界東北、兩次佔領行動、每年七一,到最近的反對政治檢控等等等等,八樓都會盡自己所能,參與紀錄,提供支援給在場的朋友,並嘗試發展行動的不同模式。這些,在不同朋友與八樓相遇的見證裡,都可見,如:
黃衍仁 鎂光燈照不到的飛蛾在抗爭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903/s00005/1504374707006

翻土立根,結點成網:誌友人「自治八樓」紀錄系列(三)奮不顧身的社運紀錄
http://wp.me/p63VV-1Nr

黃天祐:我在8樓學習到…
http://wp.me/p90FLj-8C

阿冼:[我的家園]–在民主規劃運動之前……

http://wp.me/p90FLj-4v

至於自治八樓有沒有支援學生搞社運或有沒有關注學校的議題呢?
眾新聞報導:
[Jackey指,自資院校一向難以組織學生參加社運,一來它們不是學聯的成員,二來就讀副學士或高級文憑只有兩年時間,不利於組織學生。「當你第一年認識了議題,第二年開始組織活動,已經不夠時間了。」對於在校內延續運動,他有感是非常吃力的事,但是「八樓」開放了一個平台,「我們想『搞啲嘢』,雖然不知如何入手,但是可以一起討論。」他又指,「八樓」成員不會因為自己有很多經驗,而要同學聽話。反而,很多時的行動策略都是基於大家的意見集合而成。Jackey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院校運動、社區抗爭等,並不是一下子能夠解決的問題。我們及隨後認識的新面孔,可以在八樓的空間繼續構思。]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6436/%E8%87%AA%E6%B2%BB%E5%85%AB%E6%A8%93-%E5%AD%B8%E8%81%AF%E7%A4%BE%E6%9C%83%E9%81%8B%E5%8B%95%E8%B3%87%E6%BA%90%E4%B8%AD%E5%BF%83-%E5%AD%B8%E8%81%AF-6495/%E5%AD%B8%E8%81%AF

香港獨立媒體報導:(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51665)
[學聯第58屆(2014至2015年)溝通平台成員、代表會副主席石姵妍指,學聯在2014年參與的反新界東北運動、7月2日預演佔中(又稱「72511」事件)及雨傘運動,八樓均有積極支援,互相交流意見。]

另外,還有不同程度支援過許多次過往學聯九樓的行動,單舉過去兩年的例子,支援幾間學生會在理工大學舉辦的六四論壇、支援港專學生搞港專社運電影節;今年則有支援嶺大勞工關注組招新、支援中大基層關注組迎新活動、支援浸大社工副學士抵抗校方停辦課程,與理事亭合辦言論自由論壇,還因見到跨院校的性別關注小組都發生在校內活動被校方箝制,而由自治八樓主動牽線去成立跨院校的性別關注平台等等。事實上,當日九樓同學一行近十人來自治八樓門口貼收樓紙,那天正好碰到廿多名浸大APSS課程關注組的朋友借自治八樓開會。不能不提的,當然更有每年的[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院校場(平均每年超過五成共同工作者為大專生),及以大專生為主要招募對象的[草根媒體工作者實習行動] (超過九成為大專生)。

回應二)八樓鼓勵大家只去討論不做任何激進化的行動??

八樓自己不用多講, 大家只要看以下一些朋友的見證就知:

1) 翻土立根,結點成網:誌友人「自治八樓」紀錄系列(二)

多元堅守的直接行動、大台以外的可能性

http://wp.me/p63VV-1MU

2)[民主自治實驗]:討論是為令行動更激進

http://wp.me/p90FLj-4O

乙)原則回應
回應一) 社運傳承不重要?
社運搖籃不重要? 那社運參與者是憑空跑出來的嗎? 承傳, 以古鑑金, 繼往開來, 這些都不重要嗎?

正如政府不斷累積打壓異己, 分化威嚇的經驗, 反抗者卻不累積經驗,承傳經驗, 豈不是十分愚蠢!!?

回應二)九樓的社運路線竟是要剝奪支援邊緣社群的資源?
真不敢相信自稱激進之人竟然這樣向性小眾和移民工,公開宣戰!!

為什麼社會運動要關心邊緣和小眾?因為社會運動是反對任何形式的社會壓迫啊!!而現代社會壓迫是什麼呢?就是現代社會體制把不同的無權勢者劃成不同的[少數/邊緣], 讓無權勢者互相指責,並為政體的實權迫害舖路! 不同時候就有不同的[少數/邊緣], 今天是性小眾, 明天是佔旺者, 後天是重建街坊!

只有最多人關注的野先值得自己關注?那少人關注的,就由得他/她/牠永遠少人關注?

再者, 曾是邊緣的,可能可以推進成主流的議程,就像八樓當初推公共空間、人與土地的關係, 住屋非商品化等文化意識的改變, 當初都是邊緣與無人關注的議題。

在節目中,連周竪峰自己都確認了八樓不過使用了學聯支出的約十分一,那麼學聯十那麼學聯十分之九的錢都讓他們所要支持的大路社運用去了,連十分之一都不願意用來關注邊緣和少數?為何嘉賓竟說自治八樓有「議題的壟斷,而作為學聯代表會成員的周同學不加以指正?到底是誰壟斷資源??
~~~~~~~~~~~~~~~~~~~~~~
為何會有這個圖文系列?

就住2017年8月8日,網台節目[誰主香江]內,一眾主持和嘉賓對自治八樓作出的各種抹黑、誤導公眾,以及明顯為打壓不同路線的說法,自治八樓經討論後決定予以回應。這節目的主持為網名HK、賴姵的年青人,還有一位主持網名張翼,真名周竪峰,實為正在積極參與關閉自治八樓(學聯社會運動資源中心)的現屆中大學聯代表周竪峰,主要負責發言者為嘉賓為無妄齋(註2)。

為正公眾視聽,我們做了一份逐字時間表,詳述節目內那分鐘嘉賓/主持作出不實陳述或違反公義倫理的言論。然而,在長達40分鐘的節目內,抹黑不實言論甚多,原則立場表達令人憤怒之處亦多,故我們整理數個簡約回應版本,作為引介,協助大家理解。故,有此[自治八樓回應網台節目[誰主香江](2017年8月8日) 之不實言論(圖文系列]。

如想仔細了解的朋友,我們亦有一份具時間的逐點回應表,可以邀請大家進入另一份文件仔細了解:

https://zh.scribd.com/document/360565839/自治八樓回應網台節目-誰主香江-2017年8月8日-之不實言論

~~~~~~~~~~~~~~~

註:

(1) 有關事情請見四則報導

[香港獨立媒體]【學聯八九樓之爭 1】從社會運動資源中心 到自治八樓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1665

[眾新聞]學聯未完諮詢先收回社運基地 團體批手段「粗暴」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6435/學聯社會運動資源中心-學聯-自治八樓-6494/學聯

台灣[焦點事件] 體制內的他者 香港「八樓」的二十四年  http://www.eventsinfocus.org/news/1997

[草根.行動.媒體] 九唔搭八: 學聯關閉自治八樓系列 (一) 學聯路線之爭變迫遷   http://wp.me/p2HdPx-3pg

(2)該節目分兩部份:
第一部份: 在youtube上的名稱為[誰主香江 170808 ep2 p1 of 2 踢爆租霸八樓 將老鬼逐出學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C0RTzTpJ0w

及第二部份: [誰主香江 170808 ep2 p2 of 2 美少女共你醉酒灣戰壕深度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6oQTe0OF68&t=916s。

p1of 2 那段片的全部和p2 of 2的部份的大約首十分鐘,都是他們所謂的「屌八樓」的內容。

klavier:從一開始踏足八樓,我嗅到的就是這個味道,屬於人的味道

相片的故事:幾年前,有一場關於新自由主義的電影放映會在中環匯豐總行的公共空間放映。社運電影節遭到保安的暴力驅趕。連續幾個晚上,不同團體組織的朋友聚集到自治八樓商討對策,更重要的是,進行情感上的互相交通和支援。每個晚上聊天深夜,我要搭通宵小巴回家。小巴穿越隧道,時速80,涼風習習,是運動的快意。

klavier

 

2008年,第一次接觸到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觀看的是關於紮鐵工人的抗爭。那時候還沒有聽過什麼是自治八樓。2010年,反高鐵抗爭過後,再次和電影節和八樓結緣,我成為了他們的共工(那是社運電影節第一年嘗試招收共工)*。在某次讓我印象不太深刻的「偽。面試」之後,我進入這個奇怪的什麼都講求「共同」的電影節團體。那次「偽。面試」,其實是電影節籌委和共工報名者的見面會,就在八樓。說是見面,倒不如是互相嗅嗅各自的氣味。那是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在彌敦道徘徊了好一陣子才找到這座大廈,走進逼仄的電梯,到了八樓,走進這個不算太寬敞的空間。說這裡不太寬敞,可能因為裡面放了太多東西。到後來我才知道,這些「東西」就是各種公民社會運動的資源基礎。這裡的傢俱很有趣,像是各種風格的拼貼,也許是因為有不少看得出是二手物吧。當天的見面對於我已經印象模糊,只記得當時看了幾段片,聊了不少。但我仍能清晰記得的,是那透過鐵窗透入來的橘黃色的午後陽光,還有巨大抽氣扇的嗡嗡聲。之後幾年我與八樓以及其他團體的合作,也許就是因為當天大家都覺得臭味相投吧。我散發的是什麼氣味我倒不清楚,但我記得那個房間透出的淡淡煙草香。

 

老實說,當共工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共工只是一個名字,指涉的純粹只是這個人第一次參與。「共工」和「籌委」一樣,參與全部的討論和行政工作,選片,討論,設計放映活動,聯絡場地,做宣傳,等等。起初兩年在電影節的參與可謂是渾渾噩噩,畢竟,很多合作和工作形式並不是我所熟悉的,例如「冗長」的討論,某些用字也可能討論一兩個小時,又例如觀看一些真的是「很悶蛋」的電影,六個小時講述南美洲革命,真是「挑戰人類耐性的極限」。但是有趣的是,那個六小時的電影卻是我至今難忘的一次觀影經歷,在理工大學一個班房,十來個觀眾,放映的中間有吃飯休息,到後來居然是幾乎所有觀眾都留到最後,並參與映後討論。那部紀錄片很震撼,史詩式的敘事。那次放映也很震撼,讓我知道這個世界居然有人被這些「挑戰人類極限」的紀錄片所吸引。在主流商業社會以外,在商業邏輯以外,原來有很多可能性,原來還有很多人在做各種不同的嘗試,包括電影節的人,包括八樓的人。

 

從我加入電影節的第一屆開始,來來去去的共工有不少。留下來的繼續參與電影節的朋友固然好,但是離開了電影節的人,也許是因為八樓這個平台,也沒有消失於人海中。我們往往在某些場合,某些日子,會再見。他們也許會出現在舊區重建的街坊互助組織。他們也許加入草根NGO幫助社會弱勢群體。他們又或許會進入政治圈,成為議員助理,從政策的層面為弱勢發聲。這些散落在公民社會各個角落的大家,常常會在八樓再相見。他們來借大聲公,我們在開會。或者他們來開會,我們在收拾器材準備出去做街頭放映。大家相見,噓寒問暖,交流資訊,感覺還是在一起。也許,有些人離開電影節之後並沒有參加什麼組織,回到校園回到工作崗位,但是某天,大家會在街頭相見,會在某些公民社會活動再碰頭。

 

八樓就是這麼神奇的地方。像一個學校,產生一屆又一屆的校友,而這些校友會因為某些共同的理念產生各種的連結。這裡又像一個散漫的農夫,播下不同的種子,看著他們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土壤裡長出各異的花。這裡,也可以說什麼也不是,只是一個雜物房,大家各取所需,各種在公民運動當中重要又往往缺乏的資源:空間,器材,人力支援。

 

之前,我離開了香港一段時間。在台灣某個公民組織的活動裡面,我被邀請參與他們的讀書會。讀書會就在他們組織的辦公室。這個辦公室也是充滿著二手傢俱,各種書籍,以及那淡淡的煙草味。在那個空間,不知為何我覺得有點「賓至如歸」,很快就找到一個舒服的位置。之後我回到香港,回到電影節的籌備工作,自然也會到八樓開會。在踏入大門的一刻,一份從來沒有過的「暖流」從頭髮滲透到腳趾。並不是什麼肉麻的來自同伴的噓寒問暖,更不是什麼繾綣的懷舊(nostalgia),只是很簡單的一個「回來」的感覺。在這裡,感覺被人包圍,而這些人是讓人可以舒服地表達而會受到尊重的。這些人組成的是一個網絡,不是互聯網式的不確定性,而是人類世界可感知的守望相助。

或者,從一開始踏足八樓,我嗅到的就是這個味道,屬於人的味道。這份由不同的人組成的味道,這個實實在在的網絡,是有機地發生的,通過時間的累積,難以複製,一直一直發生著。

 

 

註*:社運電影節是自治八樓和草根媒體影行者合辦的年度節目,透過放映和討論關於世界各地人民抗爭的影片,以影像介入社會。

 

浸會大學畢業生 klavier

========================================

共治八樓:
我們是一班關注社會/社運狀況的朋友,通過八樓/自治八樓走在一起。我們不是自治八樓的成員,只是一班大專生、基層職青、基層職中、關社師奶、關心性別/勞工/土地議題的社運團體參與者。
多年來,我們都在不同時候獲得過八樓的社運支援,或因這個地方的支援而開始關注社會,介入社會運動的人。
得知八樓可能面臨被現屆學聯關閉,我們擔心,一個深具香港本土社會運動歷史和文化意義的地方會消失,故,我們希望,透過製作此網站和臉書專頁,既讓更多人認識自治八樓,亦與大專生及社會公眾,談談對社會運動未來的渴望及願景。[詳見:我們是誰]

更多各方朋友與自治八樓的相遇故事,請往:
http://wp.me/P90FLj-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