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禮物

klaus lee:不同的人如何連結組織起來

klaus lee.jpg

(原圖來自撰文者)

第一次上去八樓,是2009年7月的某一晚,友人邀請我去參與該年七一遊行後討論會。談及的內容早已完全忘記。記憶下來的,是八樓整個空間的一些感官感覺。少許發霉和煙草混合著的氣味、無數已殘留於歷史當中的種種關於社會運動的傳單內容。隨便坐下,模糊了私人與公共界線的周圍物件與環境。第一次去到八樓,它開闊予我對生命和生活中的各種想像空間。

之後幾次再上去八樓的原因,都是環繞著由一群仍未太認識的戰友一起討論形成的兩個行動。一個是小眾身份對權威的反抗,一個是到了現在更為嚴峻的大眾處境,兩者直到現在,都從未從我生命之中脫離遠去。一個是"搖滾不容殺人政權"的抗議行動,一個是"反領匯"行動。那些初初八樓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充滿各種不同領域人士的大家庭。對於我這種初來報到,沒有甚麼社會運動和工作經驗的十八九歲青少年,八樓擁有充夠溫暖讓不同程度的人準備進入社會之中生活成長。

日後參與FM101電台,電台本身與八樓的關係也沒有太遠的距離。可能是因為一開始FM101本身企及的行動方式較為直率,喜歡以直接行動作為基調。FM101對於與旁邊別人的接觸和溝通的想像和實際操作等等運動內的倫理,是在旁的八樓朋友一直不厭其煩分享給我們的重要禮物。社運資源中心,除了支援物資之外,還有試圖支援著不同人的心靈的心機。

所以,八樓讓我最深刻的地方,是八樓的周邊朋友都散播著一種很有大眾草根的人性感染力。面對不曾認識的街坊朋友,八樓從來沒有以自己幫助別人的一個較高的道德身位去認識不同的人。這種與街坊連成一體,沒有階級,沒有以所謂專業資格來行事的態度手法,令我好好地思考每個不同議題之間的共同性,不同的人如何連結組織起來的可行方向。八樓一直給予香港社會運動的。不只是單單的物資和人力時間。我們認識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充滿著血淚與浪漫擁有著靈魂的人。這些人帶著對世界美好的想像,充滿激情地與他人連成一線,熱切期盼改變世界單一的生存模式。

無論八樓日後情況如何,在這大約十年的時間,我仍深刻記得八樓分享給我們的一種反抗方法。

Klaus Lee

==========================

共治八樓:
我們是一班關注社會/社運狀況的朋友,通過八樓/自治八樓走在一起。我們不是自治八樓的成員,只是一班大專生、基層職青、基層職中、關社師奶、關心性別/勞工/土地議題的社運團體參與者。
多年來,我們都在不同時候獲得過八樓的社運支援,或因這個地方的支援而開始關注社會,介入社會運動的人。
得知八樓可能面臨被現屆學聯關閉,我們擔心,一個深具香港本土社會運動歷史和文化意義的地方會消失,故,我們希望,透過製作此網站和臉書專頁,既讓更多人認識自治八樓,亦與大專生及社會公眾,談談對社會運動未來的渴望及願景。[詳見:我們是誰]

更多各方朋友與自治八樓的相遇故事,請往:
http://wp.me/P90FLj-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