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s://www.facebook.com/lau.k.wah.3
(已獲同意轉載)
在2004前後因藝發局擬辦004(雙年)展的籌劃時,我第一次斗膽問(那時郭達年仍在辦事的)八樓借場(實情是騙過藝發局方案要有展場而度出來(把異議聲音帶入整個藝發局主導計劃而構思的)所謂展覽資訊發佈中心,反正如楊秀卓的作品,都打算是在街上擺掛),結果藝發局成個計劃自行斬纜,沒有機會與八樓合作。第二次,在2008年,得能借力馬會資助辦的斷估唔拉,本是一個自知有點空泛的策展平臺,但幸得自治八樓經商討後參加,我和另一學員的游說,以他們的常態而言,慚愧說其實很少,但那或更好說明,八樓對於我這種外人是抱開放接納,樂於嘗試溝通,又不失他們堅持的一些原則。我有段時候出現在他們搞的場合多一些,但我就連每次連社運電影節後都不多參與討論,更遑論參與他們的不同小組,但八樓提供和實踐的一切,我默默觀察,記在心裡,慢慢消化吸收。對於他們(尤其種種長期不離不棄的付出和堅持),我是萬分感謝和敬重的,記得是在活化廳撐五區公投時的一席對話,讓我更好明白社會運動不必也不宜僅僅牢盯於議會、政制和普選,相反有更多更真實的仗要大家共同民主面對。也因此,我願意對現時的學聯說,我絕對相信在我們當下社會中保留有這樣的一個(支援)社會運動的空間/組織/夥眾的重要價值。在這個時刻,我覺得我縱是個無名小卒,也有責任把我受他們的教導和恩惠(無論這是如何在一種平等的狀態下的施贈,或忽想所成就人們的(自我)啟蒙)再次明白的表述及記錄在案,雖然我祗是草草花了丁點兒時間作這一小段自白。(後來搞的活化廳,受他們的一系列仗義支援,也恕不一一道來,相信不少對他們來說只是日常雞毛蒜皮的工夫,而不會列於他們的工作報告之內。)
勉。
(背景交代>http://smrc8a.org/2017/1462/)